24小时客服电话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行业新闻 » 艺术名家 » 正文

才情技巧,都不如真挚要紧——专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戴士和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05-26  浏览次数:2
核心提示:戴士和:1948年出生于北京,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、系主任。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,中国学
 戴士和:1948年出生于北京,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、系主任。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,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顾问,中国学会会长,中国油画学会理事,中国政协文史馆油画研究院院长。

戴士和老师肖像

文/王冰

第一次见戴士和老师,是在第四届中国油画展上。他穿着蓝色毛衣,干净利落,身上有种能迅速拉近距离的真诚。有的人,即使当面交谈,依然觉得彼此只打开一个缝隙;和他相处,则像进了灯火通明的堂屋:既然聊,就坦坦荡荡地说些真想法。

良好的成长环境

《漓江·冠岩码头》

戴士和是北京人,出生于一个文化之家,父母在电影家协会和电影出版社工作。不仅往来的朋友颇有学识,即使在闭塞、落后的年代里,家中也收藏着不少的书籍和画册。家庭营造的宽厚氛围,使他不单单热爱,对生活的有趣之处全都充满好奇,“小时候,最想的是将来能设计飞机,想考北航。喜欢电影、看书、我喜欢好多东西!”

中学时,就读于北京市最好的中学——北京四中。这所在很多人心中被视作圣殿的学校,曾走出了冯至、李敖、北岛等诸多文艺名士,不仅有着严谨、勤奋的校训,更为学生提供了轻松自由的环境;使得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很好的保护。课外时间,戴士和也开始正式在少年宫学画。在知青下乡的年代,他凭借绘画的才能留在了工厂,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人。很难想象,一位浪漫的青年在车间勤恳地工作五年时光,他却不觉枯燥,反而眼光亮亮地说“机修钳工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工种!”好心态,总会帮他发现生活善意的一面。

1973年,在工厂的推荐下,戴士和进入了北京师范学院绘画系学习。

良好的成长环境,不仅在于它给予了你什么,更在于如何引导你迎接自己的人生。民主、开明的家庭,严谨、活泼的校园所带来的,除了眼界与人格修养的熏陶,更让戴士和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和探索的愉悦。在他的油画作品中,有着明显的对生活的喜爱,和一种不摆技巧的纯真。

 
中国玻璃门户网打造专业玻璃行业专业平台!中国玻璃门户网-互联网玻璃行业门户-中国玻璃门户网-中华玻璃门户网-www.zgblmhw.com
 
[ 行业新闻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
推荐图文
推荐行业新闻
点击排行
 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使用协议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RSS订阅